欢迎走进北京北科维拓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倾注满腔情 温暖百姓心——记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冬梅

犹如一树寒冬绽放的梅花,默默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沁入百姓心田,带来春的暖意。


  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原党工委书记陈冬梅,扎根基层街道岗位22年,始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干群众所盼,帮群众所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诚履行自己的职责,以万事民为先的态度赢得了百姓的信任,真正成为了百姓的“贴心人”。


  责任——“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


  刚到街道工作时,陈冬梅也曾失落过、彷徨过。1991年,她由甘南州中级人民法院调至兰州市七里河区晏家坪街道办事处,开始从事街道基层工作。记得有一次,她拿着扫把在街边正和同事们大搞卫生,碰到了曾经法院的同事,面对同事疑惑的眼神,她心里一阵难过。那尴尬的场面,至今让她难以忘怀。


  然而,随着工作的一步步深入,陈冬梅渐渐发现,街道工作虽然很琐碎,但却每天都和老百姓打交道,能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是最有干头的工作。


  由于工作出色,2004年,陈冬梅被调至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先后任党工委副书记、书记。


  在街道社区工作,“官”很小,但责任很大、任务很重。西湖街道辖区单位多、人口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居民诉求多,社情比较复杂。长期以来,由于沟通机制不完善,辖区居民有困难不知道该向谁反映,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上任伊始,陈冬梅就把“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定为自己工作的最重要内容。


  为此,陈冬梅带领街道社区干部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帮百家困”活动,忙碌穿梭于街巷院落之间。

  很快,一个个百姓诉求就收集到了陈冬梅这里:这个楼院治安状况不太好、那个社区公共卫生比较差……为了提醒自己,她把百姓的愿望、要求都认真地记在本子上。只要是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事,每一件都在她的“业务范围”内。


  辖区陇能小区因欠交水费造成停水,100多户居民的生活成了大问题。得知这一情况,陈冬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紧急召集有关单位进行协商处理,协助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对长期管理不善的物业公司进行公开批评,合理分担交清了水费,恢复了小区供水。居民们高兴地说,“遇到难事有人管了”。


  有一次,陈冬梅在走访时听到,辖区内一些残疾人提出,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精神生活还很缺乏。经过调查,陈冬梅发现他们中一些人有文艺特长,于是就产生了把这些残疾人组织起来的想法。在她的筹划下,由街道筹资4万余元成立了残疾人艺术团,并提供排练场地及部分服装道具,还帮助他们聘请了专业指导老师。辖区的残疾人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很快就排练了一些精品节目在社区演出,并在省市演出比赛中获得了大奖。


  民生之大,无所不包;民生之小,鸡毛蒜皮。凡是事关老百姓利益的事,陈冬梅都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她说,这是工作,更是责任。


  热情——“要用真心温暖百姓的心”


  10月13日,重阳节。这天,已调任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了4个多月的陈冬梅,再次来到位于建工中街的卞秀英家中,看望这位83岁的老人。


  “大娘老得很快,也许哪一天就见不着了,能抽出时间就多去看看。”虽然已不在西湖街道工作,可陈冬梅看望困难户的习惯却始终如一。


  多年来,无儿无女的卞秀英老人一直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大,遇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老人甚至吃不上一口热饭。


  在一次开展入户走访时,陈冬梅被卞秀英老人的生活环境所深深触动:简陋的家中摆放着几件老旧家具,老人颤颤巍巍地给自己洗衣、做饭……从那时起,她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带着礼物去看望老人,嘘寒问暖,在老人家中忙活半天。


  今年正月十五,陈冬梅带着两件新买的衣服去探望卞秀英。“过年的时候已经给我送了新衣服,这才几天又买,我不要!”老人“生气”地说。其实,卞秀英是舍不得陈冬梅花钱。在老人心里,陈冬梅早已是自己的亲闺女,能经常见到她就很开心了。


  李淑君也是一位被陈冬梅热忱帮助过的困难群众。2004年,接连经受下岗、母亲离世的打击后,李淑君的丈夫又突然去世,留下了她和还在上中学的儿子。悲痛万分之中,李淑君类风湿病复发,瘫痪在床,失去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一定要帮助她重新面对人生!”陈冬梅来到李淑君家,拉着她的手安慰说:“有困难尽管找街道,我们一定会帮你渡过难关!”


  李淑君没有经济来源,陈冬梅就帮她办理了低保、医保和医疗救助卡;孩子没钱交学费,陈冬梅就及时送来辖区党员捐助的“爱心党费”,还时不时地自掏腰包给她补贴家用。她俩的孩子同岁,每次买复习资料时,陈冬梅总会一次买两套,从不落下李淑君的儿子。


  也许是上天眷顾,半年后,李淑君奇迹般地重新站了起来。她的儿子也在街道长期的资助下,如愿考上了大学。2008年,病愈后的李淑君怀着感恩的心,成为西湖街道试点居家养老“夕阳红”工程的一名助老员。她说,要成为像陈冬梅一样热心服务群众的人,让爱和温暖得到传递。

  辖区有位名叫李凌召的老人,不幸身患癌症晚期。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老人唯一不放心的就是瘫痪在床的40岁的儿子。得知这一情况,陈冬梅马上安排工作人员特事特办,为老人的儿子办理了低保和大病救助,消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临终前,老人给家人留下了唯一的遗嘱:“陈书记是我们家的恩人,一定要代我好好谢谢她!”


  这样的事,在陈冬梅身上还有很多,没人能细说得过来。她时常对街道的干部说:“困难群众生活很不容易,我们要真正把他们当作亲人,用真情温暖他们的心。”


  使命——“群众所需就是工作方向”


  常有人说,街道干部不好当。而在陈冬梅看来,街道干部也好当——只要以群众需求为方向,办实事、解难事,就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看到街道一方面“三无”老人、“空巢”老人、孤残老人生活无人照料,另一方面又有一些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女性居民就业难,陈冬梅心想:如果把这些女性失业人员组织起来,既解决老人居家养老的问题,又使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那该多好!2008年6月,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湖街道率先在兰州市启动了居家养老“夕阳红”工程,不仅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还开展家庭助老、医疗保障等一系列关爱老人的服务,为不少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目前,已有267名老人享受了“夕阳红”工程服务。


  一开始送餐时,卞秀英老人怕交不起饭钱,就说自己牙不好,咬不动。当得知像她这样的“三无”老人每顿饭都是免费时,老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今,街道已无偿为她提供了5年多时间的用餐服务。“你看,这是街道给我装的呼叫电话,生病的时候摁红键,摁绿键饭就送来啦!”10月16日记者采访时,卞秀英老人高兴地说。


  10月16日中午,子女在外地的“空巢”老人顾大爷正在西湖中街社区“夕阳红”餐厅吃饭。三菜一汤一碗米饭,只需6元钱,老人吃得很香。“西湖街道真是为我们老人解决了一件难事。”顾大爷由衷地称赞道。


  在常年不断的入户中,陈冬梅还发现,现在很多学生家长都是双职工,孩子放学后的接送是个大问题。一些孩子放学后无人接、无人管,安全无保障,甚至频繁出入网吧染上“网瘾”。


  “能不能由社区组织人员,统一把孩子接回来?”经过深入调研论证,陈冬梅在西湖街道实施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利用社区阵地,首创开辟了“四点半”社区辅导站。如今,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后,社区的综治员和志愿者就会从学校将家长托管给辅导站的孩子接回来,义务给他们辅导作业,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


  “这里就像家一样。”正在梁家庄社区辅导站做作业的七里河小学三年级学生臧泳棋,从一年级开始就成了这里的一员。的确如他所言,墙壁上可爱的贴画、满书柜的各类书籍和桌子上精美的手工作品,让辅导站充满了温馨与童趣,成了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如今,西湖街道已经成立了4所“四点半”辅导站,经常到辅导站活动的中小学生达到了80多名。